立即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详情
齐齐哈尔市残疾人评残发证办法(2017年修正本)
简介摘要: (2008年12月1日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公布 根据2017年12月28日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关于修改齐齐哈尔市散装水泥管理办法等11部市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
法律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立法机关: 民政
发布日期: 2017-12-28
实施日期: 2017-12-28
当前状态: 有效
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残疾人评残发证管理工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第三条

  凡具有我市户籍,符合国务院规定的残疾标准的残疾人,均可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凭证享受相关政策和待遇。

第四条

  本市残疾人评残发证坚持申领自愿、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市、县(市)、区两级管理,市级发放制度。

第五条

  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残联”)负责全市残疾人评残发证工作,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证件申请

第六条

  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以下简称“残疾人证”),残疾人本人应当向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残联提出书面申请。

  未成年残疾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智力残疾人申请残疾人证,可由其监护人代为提出书面申请。

  无监护人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智力残疾人申领残疾人证,可由其所在单位或住所所在地村(居)委会代为提出书面申请。

第七条

  申请残疾人证,应当符合下列标准之一:

  (一)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他疗法不能恢复双眼视力或者经医疗机构认定暂时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功能者。

  (二)治疗一年以上未愈的听力障碍者。

  (三)不能进行正常言语交往,治疗一年以上未愈的言语障碍者。

  (四)持续一年以上未愈的精神、癫痫病患者。

  (五)智力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者。

  (六)存在肢体残缺、畸形、麻痹以及脑瘫所致人体运动功能障碍者。其中,因病或因交通、工伤、意外等事故造成的肢体伤害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应当为最终治疗结束一年以上功能未恢复者(截肢、截瘫、关节融合术后等无法恢复功能的除外)。

第八条

  书面申请残疾人证的,应当在申请书中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所、邮政编码以及监护人姓名、住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

  (二)申请的主要事实或理由;

  (三)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四)申请日期。

第九条

  书面申请残疾人证的同时,申请人还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和六张二寸免冠照片;

  (二)申请人认为可证明自身残疾情况的材料。

第十条

  县(市)、区残联应当对书面申请进行初审,对经初审符合申请标准的残疾人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申请表》。

第十一条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的残疾人应当到所在县(市)、区评残定点医院进行残疾鉴定并评定残疾级别。

第十二条

  评残定点医院由市残联和市卫生局确定后另行发文公布。

第十三条

  评残鉴定完成后,申请人应当将填写完毕的残疾人证申请表和评残鉴定一并送交所在地县(市)、区残联。县(市)、区残联在对申请表和评残鉴定核准后,及时将残疾人证申请表和评残鉴定报市残联。

第三章 残疾鉴定

第十四条

  评残定点医院应当确定评残鉴定日期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残疾鉴定应当由定点医院指定专门医生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及相关检查方法进行,不得放宽标准和简化检查方法。多重残疾的鉴定,应当以残疾程度较重、直接影响残疾人行动的残疾进行类别鉴定和定级。

第十六条

  对重度残疾及行动不便的申请人,县(市)、区残联应当组织办证人员和有关鉴定医师到申请人家中现场进行鉴定、办理相关手续。

  有行为能力的申请人在残疾鉴定过程中不予配合或经检查、观察存在故意作假可能的,应当进行特殊检查或者复检。

第十七条

  需做特殊检查和复检的各类残疾鉴定,县级定点医院难以完成的,应当到市级定点医院进行。

第十八条

  鉴定医师应当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评定表》。对经鉴定符合评残标准的,应当如实填写残疾类别及等级并签名、盖章后,送所在医院医务机构。鉴定医院的医务机构应当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核并加盖本机构印章或评残鉴定专用章。

  未加盖相关印章的评残鉴定无效。

第十九条

  经鉴定不符合评残标准的,鉴定医师应当写明结论并加盖个人印章。

第二十条

  残疾鉴定费收取标准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各级残联在办理残疾人证件时,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向残疾人收取费用。

第二十一条

  申请人对评残鉴定或审核结论不服的,可向县(市)、区残疾评定委员会申诉。对县(市)、区残疾评定委员会的结论不服的,可向市残疾评定委员会提出申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章 证件发放及管理

第二十二条

  市残联应当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对县(市)、区残联上报的残疾人评残领证资料以及凭证审查完毕并下发证件,经由县(市)、区残联送交申请人。

  经审查不符合颁证标准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三条

  残疾人证丢失的,丢失者应当登报声明作废,由本人或监护人向所在县(市)、区残联提出书面补办申请,经发证机构审查后,办理补发手续。

第二十四条

  残疾人户口所在地发生变化的,应当到县(市)、区残联办理住址变更手续。

第二十五条

  残疾人证载明的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发生变动的,应当经评残定点医院重新进行鉴定。

  其他内容需要更正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六条

  经康复已脱残或残疾人死亡的,其本人或亲属或代理申请者应当及时到乡(镇)、街道残联办理残疾人证注销手续,同时缴回残疾人证。乡(镇)、街道残联应当将收回的残疾人证上交县(市)、区残联销毁。

第二十七条

  残疾人证件污损影响正常使用的,可以将污损残疾人证交回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残联作废并免费换领。

第二十八条

  市、县(市)、区残联应当建立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加强对残疾人证的管理发放工作,不得向非残疾人以及虽有身体缺陷但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申请人发放残疾人证。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出租、涂改以及转借残疾人证。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不符合国务院残疾标准的申请人纠缠不休、无理取闹、影响正常工作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的,由当地公安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三十一条

  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被处罚人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评残定点医院、指定鉴定医师在评残鉴定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不执行评残标准的,由市、县(市)、区卫生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对相关单位和人员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各级残联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刁难残疾人或者向非残疾人发放残疾人证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8年12月31日起施行。

免责声明: 本站法律法规内容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及咨询线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