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详情
长春市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办法(2004年修正本)
简介摘要: (1995年5月11日长春市人民政府令第32号发布 根据2004年6月22日长春市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4年6月22日长春市人民政府令第10号公布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编者注:本办法已被2007年11月2日长春市人民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7年11月2日长春市人民政府令第26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长春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等33部政府规章的决定》废止)
法律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立法机关: 城市建设
发布日期: 2004-06-22
实施日期: 2004-07-01
当前状态: 有效
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保证城市生活、生产正常供水,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二次供水设施管理。

  本办法所称二次供水设施系指在城市市政供水设施外连接的自建供水设施,包括高低位水箱、贮水池、水塔、泵站、提升设备及管网等。

第三条

  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工作应当纳入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现划。

第四条

  市公用局是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办公室是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二次供水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初步设计审查、组织工程验收、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二次供水的卫生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二次供水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对在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设计与施工管理

第六条

  凡需要扩建、改建和新建二次供水设施的单位,必须在设计前到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方可委托设计。

第七条

  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城市供水规划和年度供水计划。

  二次供水设施必须按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进行建设,选用市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先进技术产品。

  建设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单位必须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签订质量保证合同,施工单位必须按标准设计进行施工。

第八条

  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单位应当与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签订《安装、使用先进二次供水设施合同书》,建设单位必须履行合同的规定。

第九条

  二次供水管道安装,必须由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认定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并由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

第十条

  贮水箱(池)溢流管不得直接与城市排水设施相连接,不得与锅炉的膨胀水箱相连接,排污管不得与其地排污设施相连接。

第十一条

  禁止擅自将自建供水系统与城市供水系统连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用加压泵、井泵与自来水管道连接。

第十二条

  贮水箱(池)必须设在单独房间内,所有水井(池)必须加盖上锁。

第十三条

  贮水箱(池)的进水孔、溢流孔、排污孔必须配有防护装置。进水孔、溢流孔必须安装计量器具。

  气压罐补气处必须安装空气净化过滤装置。

  二次供水设施的自动控制系统必须灵敏准确。

第十四条

  室外贮水箱(池)周围三十米内不得有污染源并应当有保护措施。

第十五条

  二次供水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报请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验收合格并获得《二次供水设施使用许可证》和多层建筑供水《卫生许可证》后,供水企业方可供水。

  本办法发布前已建成使用的二次供水设施使用单位,必须在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规定的限期内补办《二次供水设施使用许可证》。

第三章 运行维护管理

第十六条

  二次供水设施运行后,必须按二次供水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指令运行。

第十七条

  用水单位自行建设的与城市市政供水管道连接的户外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必须经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并交其统一管理后,方可使用。

第十八条

  二次供水设施单位应当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维护,切实保证正常供水。

  二次供水设施出现故障时,二次供水设施单位必须及时维修,无维修能力的,应当委托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有偿维修。

第十九条

  二次供水设施投入运行后,必须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管理的规章制度,设置运行记录。

第二十条

  凡新建、扩建、改建的二次供水贮水箱(池),运行前必须涂衬、清洗、消毒,注水后由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长春监测站和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全项水质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方可使用。

  已经使用的二次供水贮水箱(池)的水质,必须定期由市二次供水设施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行政部门指定的化验单位进行水质化验。

第二十一条

  二次供水设施单位必须保证每半年对二次供水贮水箱(地)清洗消毒一次。

  无力进行清洗、消毒、涂衬的二次供水设施单位,必须委托经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认定的专业队伍进行请洗、消毒、涂衬。

第二十三条

  二次供水设施单位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必须经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专业培训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健康检查,持有《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人员上岗证》和《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三条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人员必须在卫生防疫部门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发现有传染病或有健康带菌者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第二十四条

  二次供水设施使用单位发现二次供水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跑、冒、涌水,必须在二十四个时内向市政供水企业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第二十五条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可按水箱容积每年收取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服务费。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各自职责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2000元罚款:

  (一)新建、扩建、改建未报批的;

  (二)设计、施工不符合要求的;

  (三)竣工未验收的;

  (四)未办理《二次供水设施使用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的;

  (五)拒不签订《安装、使用先进二次供水设施合同书》的;

  (六)拒不签订质量保证合同的;

  (七)未按统一调度指令运行供水的。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谤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各自职责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3000-5000元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以50-100元的罚款:

  (一)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健康检查和未持证上岗的;

  (二)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的;

  (三)未按规定涂衬或者不定期进行清洗消毒,造成水质污染的;

  (四)二次供水设施单位发现水质污染和跑、冒、漏水不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维修不及时,造成水量流失,除责令限期改正外,并处以管道口径月流量水费额10至20倍罚款;严重浪费用水的,除对单位予以处罚外,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处以200至500元罚款。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做出处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条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出示证件,秉公执法。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各县(市)可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公用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免责声明: 本站法律法规内容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及咨询线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