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凡本省境内的一切森林、林木、林地火灾(以下简称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以下简称森林防火)工作,均适用《森林防火条例》和本实施办法。
城市市区园林的消防工作,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第三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第四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省长、专员(市长、州长)、县长(市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防火工作负有重要责任。
林场(采育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林区企事业单位,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单位领导负责制。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森林防火条例》和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履行�森林防火义务,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第二章 森林防火组织
第六条
省、市、州(地区)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和所辖林业用地面积在1万�顷以上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林业、公安、计划、财政、交通、物资、�商业、供销、邮电、气象、卫生、民政、农业等有关部门和当地驻军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其办公室设在林业主管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并指定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未设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县(市、区)、乡(镇),分别由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履行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并确定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第七条
林场(采育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林区的村民委员会、部队�、铁路、农场、牧场、工矿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组�织。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系统、本单位范围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进行森林防火法规、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责任制度;
(三)维护、管理森林防火设施、设备;
(四)管理野外用火,制止违章用火行为;
(五)组织群众扑救森林火灾;
(六)协助查处森林火灾案件。
第八条
林区的乡、村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以青年民兵为主体的群众扑火队�:林场(采育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还必须建立专业扑火队,并配备扑火机�具。扑火队应当进行灭火技术训练。
第九条
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交界的林区,林场(采育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与乡、村交界的地方,应当建立森林防火联防组织,商定牵头单位,确定�联防区域,规定联防制度和措施,共同做好森林防火联防工作。
第十条
林场(采育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林区的以及有林的村民委�员会等基层单位,应当配备兼职或者专职的护林员,由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发给护林员证和标志。
护林员在森林防火方面的具体职责是:巡护森林,管理野外用火,制止违章用火�,消除火灾隐患,及时报告、扑救森林火灾,协助有关机关查处森林火灾案件。
第三章 森林火灾的预防
第十一条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森林分布情况,组织林区�村民委员会和林场(采育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确定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度,制定森林防火公约,�开展争创无森林火灾单位活动。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森林防火规划,组织有关单位有计划地进行林�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将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添置防火设备列�入林业生产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安排,并组织实施:
(一)根据森林分布情况设置火情了望台(哨);
(二)在林内、林缘以及村庄、行政交界区,工矿企业、仓(油)库、学校、部�队营房、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行人休息站(凉亭)等周围,开设7米宽以上的防�火隔离带或者营造防火林带,并经常清除防火隔离带的杂草、灌木;
(三)配备相应的交通运输工具、探火灭火器械和通讯器材;
(四)在重点林区修筑防火道路并保护畅通;
(五)新开发林区和成片造林,应当同时营造防火林带或者建设其他防火设施,�做到规划、施工同步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当通知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派人通知;
(六)在森林火灾易发区的交通要道设置森林防火宣传标志牌。
第十三条
森林防火专用车辆、通讯器材、灭火机具以及其他设备、设施,应有�专人管理,保持完好状态。
第十四条
林场(采育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道路两旁的枯枝、残叶、�杂草等可燃物要及时清除。
第十五条
在林区架设输电线路,应当征得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的同意,共同采取防火措施,并定期对线路进行安全检查。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督促有关部门做好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并将每年9月定为森林防火宣传月。在森林防火宣传月里,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行森林防火法规和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开展森林防火检查,清除森林火灾隐患;
(三)检修森林防火设施、设备;
(四)修改、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度、联防制度和防火公约。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常年性的森林火灾预防工�作。每年10月1日至翌年4月30日为全省森林防火期,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火灾发生规律,规定本地区的森林防火期。森林防火期内�,有关部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或者林业主管部门昼夜值班;
(二)火情了望台(哨)上岗了望;
(三)扑火队进入临战状态;
(四)气象部门根据森林防火的要求,及时提供中、长期天气预报、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和高火险天气预报,报纸、广播、电视部门及时发布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和高火�险天气警报。
第十八条
林区在森林防火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在野外丢烟头火种、烧山驱蜂驱兽、烧火取暖、野炊、点火照明、小�孩玩火等;
(二)凡必要的野外生产性用火,必须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发给生产用火许可证,用火单位或个人必须按照生产用火许可证规定的时间、�地点、范围等要求在3级风以下天气用火,并开好防火隔离带,准备扑火工具,派专�人看守,同时通知毗邻地区。严禁烧冲天火;
(三)进行实弹演习、爆破、勘察、施工等活动,必须经省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林场或当地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发给进入林区证明,并采取防火措施,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四)各种机动车辆安设防火装置,严防漏火、喷火和机车闸瓦脱落。司乘人员�应当对乘客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乘客必须遵守防火规定。
第十九条
在森林防火期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国营林场(采育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林区建立森林防火检查站(在车辆通行的道路上建立森林防火检查站,经省公安部门�批准)。森林防火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凭省林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森林防火检查证,有权�对入山的车辆和人员进行防火检查。
第二十条
在森林防火期内出现高温、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划定森林防火戒严区,确定森林防火戒严期;也可以将林场(采育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封山育林区的森林防火期全部确定为森林防火戒严期。�森林防火戒严期内,必须做到:
(一)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林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火情了望台(�哨)、林场(采育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专业扑火队进入戒备状态;
(二)林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三)对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机械和居民生活用火严加管理;
(四)对森林火灾易发地段进行巡查。
第四章 森林火灾的扑救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灾,必须立即扑救,并及时向当地村组�、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呼救和向当地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
当地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必须迅�速组织当地军民扑救。起火单位和听到扑火呼救或者接到扑火命令的村组、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必须迅速组织本单位人员赶赴火灾现场。
第二十二条
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
林业、公安、交通、商业、供销、粮食、物资、卫生、气象、邮电、民政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扑火预备方案,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第二十三条
当地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在指挥�扑火的同时,应当将森林火灾情况逐级上报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地(市、州)森林防火指挥部对下列森林火灾应当立即报告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一)省界附近的森林火灾;
(二)受害森林面积在20公顷以上的森林火灾;
(三)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伤的森林火灾;
(四)起火12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五)威胁居民区和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六)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森林火灾;
(七)地(市、州)、县(市、区)行政交界区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
(八)需要省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第二十四条
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指定专人做好森林火灾�情况和扑救情况记录,对火灾可能蔓延的地带,应当发出警报,并通知毗邻地区做好�防范工作。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在火灾现�场设立扑火前线指挥所,由主要领导临场指挥。
第二十五条
森林火灾扑灭后,当地县(市、区)、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人员清理和看守火场,彻底熄灭余火、经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或者上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撤出看守人员。
第二十六条
森林火灾扑灭后,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按照下�列权限和《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作主、二十九条规定,及时组织公安、林业和有关�部门对火灾有关情况进行调查,记入档案,并向上一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写出专题报告:
(一)森林火警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调查;
(二)一般森林火灾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调查;
(三)重大森林火灾由地(市、州)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调查;
(四)特大森林火灾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调查;
(五)跨行政区的森林火灾,由起火点所在地的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调查;起火点不明的,由上一级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调查。
第二十七条
公民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或者牺牲,按照《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八条
认真执行《森林防火条例》和本实施办法,有《森林防火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事迹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十九条
违反《森林防火条例》和本实施办法,有《森林防火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森林防火条例》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条规�定给予处罚。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林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工作人员、护林员、火情了望台(哨)值班人员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有失职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林区,是指林业用地面积在7万公顷以上的县(市、区�)和林业用地面积在1万公顷左右的森林风景名胜区(名单附后)。
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划定林区乡,报省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湖南省林区名单
林区县(市、区):浏阳县、酃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平江县、安化县�、资兴市、汝城县、宜章县、双牌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祁阳县、怀化市、黔阳县、�沅陵县、溆浦县、芷江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永顺县、古丈县、新宁县、长沙县、宁乡县、醴陵市、攸县、株洲县、茶陵县、湘�乡市、湘潭县、耒阳市、衡阳县、衡南县、衡东县、常宁县、祁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岳阳县、临湘县、鼎城区、桃源县、石门县、永定区、慈利县、桑植县�、桃江县、双峰县、新化县、郴县、桂阳县、永兴县、临武县、桂东县、安仁县、永�州市、东安县、道县、宁远县、江永县、蓝山县、辰溪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龙山县。
森林风景名胜区:南岳区、武陵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