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不给加班费违法吗
加班不给加班费在我国属于违法行为。只要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劳动,就必须依法支付150%—300%的加班费,拒不支付即构成对劳动者工资报酬权益的侵害。以下是详细的回答。
加班不给加班费违法吗
一般情况下,加班不给加班费违法。
1、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却不支付,此行为违反法律规定。依据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2、劳动者自愿加班,这种情况一般不视作法定意义上的加班,用人单位可不支付加班费。
3、针对休息日加班,如果用人单位安排了补休,则可不支付加班费,此做法合法。
加班费具体怎么算
1、工作日延时,小时工资×150%。
2、休息日加班,小时(或日)工资×200%,或安排同等时间补休。
3、法定节假日加班,小时(或日)工资×300%,且不得用补休替代。
如何证明自己加班了
1、打卡记录、电子考勤数据等能直观显示加班时间。
2、如果公司有加班审批流程,经审批的单据可证明加班。
3、涉及加班工作安排、沟通内容的工作邮件、聊天记录,可作为证据。
4、同事对加班事实的证明,有一定辅助作用。
员工能拒绝加班吗
可以。
除法定特别情形,比如自然灾害、事故抢修等外,加班必须经协商一致。
单位以不加班视为旷工、扣绩效、解雇的,属于违法。
用人单位拒付加班费怎么办
1、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支付加班费;
2、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由其责令限期支付;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加班费及经济补偿;
4、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