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详情

把储蓄卡借给别人走账犯法吗 会如何处罚

来源:谱法邦时间:2025-05-22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他人请求借用储蓄卡走账的情况,很多人认为这只是简单的出借,殊不知可能会触犯法律风险。那把储蓄卡借给别人走账犯法吗?会如何处罚呢?来看看具体的解答。

    把储蓄卡借给别人走账犯法吗

    会犯法,我国的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出租、出借银行账户。

    如果他人利用出借的储蓄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如洗钱、贩毒、走私、诈骗等,借卡人很可能会被牵连。如果明知对方将用于非法用途仍出借储蓄卡,借卡人可能构成共同犯罪,需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会如何处罚

    1、如果仅出借账户未涉及犯罪时,个人将面临警告及1000元罚款;经营性主体则可能被处以5000元至3万元罚款。

    2、如果出借的账户用于逃税,除补缴税款外,税务机关还可以对持卡人处涉案金额0.5倍至5倍罚款。

    3、银行卡被用于非法交易,出借人可能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还会影响个人的征信、贷款等。

    4、如果明知他人利用银行卡实施网络犯罪仍提供帮助,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5、如果出借的银行卡被用于转移、隐藏犯罪所得,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由公安机关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二万元的,处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相关文章
抢夺罪的立案标准
抢夺罪的立案标准
​抢夺罪的是否立案?会怎么判?一般会根据具体事件发生时抢夺的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来分析,数额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三种。
1000人阅读2025-09-10
故意持刀伤人怎么判
故意持刀伤人怎么判
​故意持刀伤人通常涉及意伤害罪,该怎么判刑主要影响因素有造成的伤害程度、案件的具体情节、是否主观故意等。
1000人阅读2025-09-10
挂靠违法吗
挂靠违法吗
挂靠行为是违法的,一般情况下会有建筑挂靠、社保挂靠、证书挂靠等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认定为是通过虚构劳动关系冒名经营或借用资质来规避国家监管。
1000人阅读2025-09-08
减刑最多能减多少年
减刑最多能减多少年
​减刑能减多少年,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看,减刑和原判刑罚类型、罪犯的表现以及是否属于特定犯罪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最高可减至法定最低执行刑期。
1000人阅读2025-09-08
捡到钱不还失主算违法吗
捡到钱不还失主算违法吗
​一般来说,捡到钱不还失主算违法,如果丢失的金额较大,可能会构成侵占罪,如果是失主发布过悬赏广告寻找遗失物,拾得人归还后,失主也应按承诺支付报酬,且如果拾得人在找失主的过程中产生了费用,则有权要求失主支付。
1000人阅读2025-09-08
打架轻微伤怎么判刑和赔偿
打架轻微伤怎么判刑和赔偿
​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打架致人轻微伤一般不构成刑事犯罪,不会判刑,但需要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1000人阅读2025-09-08
3年缓刑一般要交多少钱
3年缓刑一般要交多少钱
​关于被判处3年缓刑需要缴纳多少钱,罚金的数额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根据地域不同,会有很大差距,且需要明确的是缓刑本身并不需要缴纳所谓的“缓刑费”或“保证金”。
1000人阅读2025-09-06
代购违法吗
代购违法吗
代购本身不违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是否是正当途径、合理商品等情况,如果代购的商品本身就是违禁品,则代购是违法的。
1000人阅读2025-09-06
未成年杀人会判死刑吗
未成年杀人会判死刑吗
根据我国法律,未成年人杀人不会被判处死刑。这是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特点及特殊保护原则,因为未成年人认知和控制能力弱、可塑性强,法律给予其改过机会。未满18周岁故意杀人虽不判死刑,但依情节在法定刑幅度内量刑,结合从轻或减轻规定考量刑罚。
1000人阅读2025-08-25
网络造谣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网络造谣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网络造谣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还是要看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网络造谣情节较轻,未达到刑事犯罪标准,通常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但是如果网络造谣行为符合犯罪行为,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造谣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1000人阅读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