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构成合同诈骗罪 立案标准是什么
什么情况下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经济犯罪中常见的,司法实践中,需重点考察行为人是否具备履约能力、是否存在欺骗手段及非法占有目的等核心要件。那么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接下来可以参考谱法邦整理的文章内容。
什么情况下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犯罪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
合同诈骗罪该怎么判
合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