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详情

判刑后可以监外执行的几种情况有哪些 监外执行的流程是怎样的

来源:谱法邦时间:2025-06-10

    监外执行指的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刑期执行过程中,经过法律程序,由法院决定在一定期限内暂时离开监狱,到指定地点居住和劳动,接受社会监督,以达到改造、教育和惩罚的目的。那么判刑后可以监外执行的几种情况有哪些呢,下面是详细的回答。

    判刑后可以监外执行的几种情况有哪些

    1、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且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2、罪犯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罪犯生活不能自理,且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监外执行的流程是怎样的

    1、罪犯本人、亲属、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可向执行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2、交付执行前,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暂予监外执行。交付执行后,监狱或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3、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

    监外执行有期限吗

    监外执行有期限限制,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期限。具体的期限依据罪犯的具体情况和监外执行的条件而定。

    1、对于保外就医的罪犯,期限与疾病治疗情况相关,病情好转或治愈,且刑期未满,应收监执行。

    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监外执行一般到哺乳期结束。

    3、生活不能自理的罪犯,若恢复自理能力且刑期未满,也可能被收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相关文章
黄牛违法吗
黄牛违法吗
“黄牛”是违法的,该行为是指通过不正当手段囤积并高价倒卖票证、商品,黄牛倒卖商品这一行为,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1000人阅读2025-09-17
刑事案件罚金怎么交
刑事案件罚金怎么交
​刑事案件的罚金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法院窗口或电子支付等方式缴纳,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完成缴纳。
1000人阅读2025-09-17
取保候审要交多少保证金
取保候审要交多少保证金
​关于取保候审的时候要交多少保证金,一般需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地域差异、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1000人阅读2025-09-10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刑事案件要立案,需要两个核心条件,缺一不可,一是事实条件,也就是有犯罪事实存在,且需要有一定的证据材料可以证明犯罪事实真实存在,二是还要有需要追究的刑事责任。
1000人阅读2025-09-10
诉讼费用包括律师费吗
诉讼费用包括律师费吗
诉讼费用不包括律师费。我国法院收取的“诉讼费用”专指案件受理费、申请费等法定收费;律师费是当事人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民事委托合同对价,由双方自行协商。
1000人阅读2025-08-26
上诉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吗
上诉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吗
上诉阶段原则上不得变更或增加诉讼请求,仅可就原审已提出的请求范围及事实理由进行攻防;确需变更的,应通过另行起诉或与对方调解解决。
1000人阅读2025-08-26
判决书下来后赔钱流程
判决书下来后赔钱流程
判决书下来后,义务人需要按判决确定的金额、期限和方式履行,如果双方无争议,通常由义务人主动支付;如果义务人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1000人阅读2025-08-25
简易程序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简易程序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当庭宣判的,一般十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故开庭后通常一至两周即可收到判决,最长不会超过剩余审限。
1000人阅读2025-08-18
被告侵权行为不存在如何应诉
被告侵权行为不存在如何应诉
如果被告确定侵权行为不存在,应诉时需围绕证明此事实展开。要梳理事件过程,收集有利证据,从事实和法律角度清晰阐述,反驳原告主张,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法院认可侵权不成立。
1000人阅读2025-08-01
再审案件可以上诉吗
再审案件可以上诉吗
再审案件是否可以上诉,取决于再审的程序和审理法院。若再审是由基层法院按一审程序审理,作出的判决、裁定可上诉;若由中院及以上法院按二审程序审理,或再审维持原判,通常不可上诉。
1000人阅读2025-07-31